一别两宽 两生欢喜
作者:毛莲芳 发布时间:2017-10-11 08:13:55
打印
字号:
大 |
中 |
小
钱钟书先生曾有过一段精辟的评论:婚姻就像围城。城里的人想出去,城外的人想进来。
从恋爱时的花前月下,卿卿我我;到婚后的柴米油盐,左手握右手,个中滋味,只有身陷围城中的人才能深切体会。
于是,有很多的人,便想从这围墙中冲出去,走入另一片天地。无奈围墙厚重,要想出去,怎能毫发无损,全身而退?大多是撞得头破血流,遍体鳞伤的。
作为一名基层民事法官,实在看惯了太多的劳燕分飞,反目成仇。呈现在我面前的离婚大多是不堪与丑陋,悲哀与失望。
到法院来起诉离婚,大半是双方无法协商一致,不能好聚好散的。一个坚决要离,打死也不想再回去;另一个却是死活不离,即使名存实亡也要这样耗着。法庭里就不断上演着一幕幕的爱恨情仇。
要离的这方,不管是新婚燕尔的,还是老夫老妻,几乎都是毫无二致地控诉,从相识起双方就如何性格不合,对方一无是处,似乎两人从始至终就没有过幸福甜蜜的时刻。
不离的那方,也是指天顿地的发誓,夫妻感情如何深厚,自己如何体贴细致,离婚简直是不可思议。
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。坐在审判席上的我,常常会感到纳闷:这两人说的是同一个婚姻吗?为何会如此大相径庭?
渐渐审得多了,才发觉这些其实都是表演。所有这些,最后都会归于一个核心——财产。
这真是一个赤裸裸的讽刺。无论多少年的婚姻,多么深厚的感情,在金钱的利益面前都变得苍白而脆弱,不堪一击。
至高至明日月,至亲至疏夫妻。
夫妻真的是天底下最玄妙的一种关系了。好的时候你侬我侬,恨不得成为一个人;一旦面临解体,顷刻便成陌路,甚至不共戴天。
既然不是夫妻了,以前给你的,你要全部还回来,还有陪伴你这些年的光阴,都要换算成金钱补偿给我。
于是,法庭上听到的最多的一句就是:要离可以,拿钱来!
对方当然也是毫不示弱的。给我的都是你心甘情愿的赠与,婚后的财产我要分一半,你有青春,我这些年的光阴就不是青春么?
双方就这样针锋相对、锱铢必较的对峙着。讥讽、嘲笑、谩骂,言词间都是无所而不用其极,恨不得一刀见血,当场毙命。
曾经的美好,也就在这血淋淋的撕扯中荡然无存。撕扯到最后,有的是一哭、二闹、三上吊;极端的却是鱼死网破、同归于尽,让人不胜唏嘘。
其实,这样两败俱伤的结局可能也不是双方当初的本意。只是身临其境时总无法做到理性对待,到最后也只能追悔莫及。
想想,与其这样如仇人般地维持着这名义上的婚姻,何不放开双手,各自寻找幸福?分开的时候,即使做不到彼此祝福,也没必要互相中伤。何不给双方留一点温馨美好的回忆?
放过对方,何尝不是放过自己?
天后王菲,曾经两次离婚,可每次都是云淡风轻,潇潇洒洒。没有抱怨,没有指责,只是缘份尽了,就此别过,各自珍重。
而很多的明星夫妻,结婚时高调秀恩爱,离婚时都是翻脸不认人,只想着泄一时之愤,算计着如何曝光对方的隐私,如何让对方身败名裂。双方便在各自的爆料中丑态百出,给吃瓜群众徒增许多的笑资,更让自己经营多年的形象轰然倒塌,得不偿失。
离婚中的男女,永远没有赢家,但我们可以选择将离婚时的伤害降到最低。
最喜欢民国时的才女张爱玲,与胡兰成结婚时也是男才女貌,艳羡旁人。可那曾在婚书上写下“愿使岁月静好,现世安稳”的男人,婚后不久即移情别恋,处处留情。
那时的她,即使爱他低到了尘埃里,在看清现实后,也没想过要死缠烂打。只是给他寄去一笔丰厚的稿酬,同时寄去一封信:“我已经不喜欢你了,你是早已经就不喜欢我了”,就这样干脆而从容的结束了这段婚姻。这样的转身,真是潇洒而优雅。
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。
可缘尽时,也请一别两宽,两生欢喜。